第一单元 氯、溴、碘及其化合物
溴、碘的提取
执教,,时间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编印:          审核:       
【学习目标】
知识技能:
1.学会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。
2.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意义。
过程方法:结合反应原理分析提取溴和碘的过程,体会实验设计的方法,提高思维的发散性。
情感态度: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。
【教学重点】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。
【教学难点】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及工业生产流程。
【自主学习】
(回顾)前面我们学习了海水中除氢、氧之外含量最多的元素——           ,在海水中它主要是以          的形式存在,所以,从海水中提取它的单质往往需要通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先获得            ,然后经过提纯获得纯净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 ,最后通过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的方法得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
 
一、溴的提取:
1、地球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上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洋中,所以溴被称为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元素;
2、海水中的溴元素大多是以           的形式存在的,提取溴的流程通常为:
①在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中通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可将        氧化成为         ;
②鼓入热的           或者            ,使溴从溶液中         出来,         后可以得到粗溴;
③将粗溴进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溴单质。
 
3、第①步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;
此反应利用了氯气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。
 
二、碘的提取:
1、海水中的碘的总藏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但是由于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所以目前工业上并不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碘元素;
2、工业上常从海产品(如           )中提取碘,流程通常如下:
①将干海带用          浸泡,然后将浸泡液通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得到滤液;
②在滤液中通入            ,可将其中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氧化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
③通过过滤得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然后提纯获得高纯度的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。
 
3、第②步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
可见:氯气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比溴单质和碘单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
 
三、氯、溴、碘单质物理性质的比较:
 
| 
    | 
 氯单质  | 
 溴单质  | 
 碘单质  | 
| 
 颜   色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| 
 状   态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| 
 水中溶解性及颜色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| 
 CCl4中溶解性及颜色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| 
 特    性  | 
    | 
    | 
    | 
 
四、检验:
1、在试样中加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,
若出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证明含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
若出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证明含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
若出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证明含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
2、在试样中通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然后加入CCl4振荡,
若下层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色,证明原试样含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
若下层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色,证明原试样含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
 
五、用途:
1、溴及其化合物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
 
2、碘及其化合物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
 
【随堂反馈】
1、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,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(  )
A.钠元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B.氯元素         C.碘元素         D.铁元素
 
2.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,主要反应为:2Br - +Cl2 = 2Cl-+Br2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     )
A.溴离子具有氧化性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B.氯气是还原剂
C.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D.氯气是氧化剂
 
3.下列物质中,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(       )
A.久制的氯水         B.碘水           C.KBr           D.KI
 
4、盛液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,目的是(       )
A.制得溴水         B.防止溴挥发       C.使溴隔绝空气     D.比较水和液溴的密度
 
5、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,拟进行如下实验,请完成相关问题。
(1)第一步:灼烧。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。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:___________
A.试管  B.瓷坩埚  C.坩埚钳  D.铁三角架  E.泥三角  F.酒精灯  G.烧杯  I.量筒
 
(2)第二步:I-溶液的获取。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__________
 
(3)第三步:氧化。操作是一次加入合适的试剂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(填代号)
A.浓硫酸         B.新制氯水        C.高锰酸钾溶液       D.双氧水
 
(4)第四步:碘单质的检验。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,滴加淀粉溶液,如果溶液显蓝色,则证明海带中含碘。
【课后作业】
1、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,滴入氯水充分反应,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,静置后到的现象是(     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
A.上层紫红色,下层接近无色
B.均匀、透明、紫红色
C.均匀、透明、无色
D.上层接近无色,下层紫红色
2、向含有NaBr 、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。将溶液蒸干,并
灼烧所得的物质,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(       )
A.NaCl 和KI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.NaCl、KCl和I2
C.KCl和NaBr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.KCl和NaCl
 
3、下列物质与用途相符的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    )
①Cl2——做消毒剂       ②AgBr——制胶卷、感光纸     ③AgI——人工降雨 
④碘——预防甲状腺肿大  ⑤淀粉——检验碘单质存在     ⑥NaClO——漂白织物
     A. ②③④⑤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①②③④⑤
   C. ②③④⑤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全部
 
4.如图所示:若关闭Ⅰ阀,打开Ⅱ阀,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,通
入乙瓶 ,布条不褪色;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,再通入这种气体,布条褪色。
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(       )
①浓H2SO4         ②NaOH溶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
③KI溶液         ④饱和NaCl溶液
A.②            B.②③     
C.①②③      D.①②④
 
5、某温度下,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,反应后得到氯化钾,次氯酸钾,氯酸钾的混合溶液,经测定ClO-与ClO -3 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为1:2,则氯气与氢氧化钾反应时,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(    )
A.2︰3             B.4︰3            C.10︰3            D.11︰:3
 
 
在作业本上完成教材第48页 第6题。
 
【课后预习】预习第二单元“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”相关知识。
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【关闭】